当我们在讨论“零废弃”时,我们在谈什么?
2019-03-13 16:36:36
环保的每一件小事,都关乎我们和后代的未来。
当我们在讨论“零废弃”时,我们在谈什么?

上海通过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起步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为了让联劝的小伙伴们对于垃圾分类有更深入准确的认知,我们有幸邀请到自然之友的吴骁老师为大家做了关于“零废弃”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分享。

首先,“零废弃(zero waste)”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目标和愿望。1到100分固然美好,但0到1分也很重要。“零废弃”不会强求一步到位,但希望能够逐渐产生越来越多的良性改变。

既然今天的主题是“零废弃”,自然要提到目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上图来自某垃圾填埋场,而填埋如果产生渗液,将直接污染地下水。同时,垃圾堆积后产生的气体,如果没有专业渠道和方式来处理,也会产生空气污染。

如今,垃圾填埋形成的小山越来越多。当网购、外卖等等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产生的包装和废弃物也将日益增加。最近十几年,垃圾问题会进一步凸显。如何不让“消费主义”裹挟着自己陷入“买买买扔扔扔”的怪圈,同样重要。

另一种常见垃圾处理方式就是垃圾焚烧。让吴骁老师他们最为担心的,是将油脂和塑料混合焚烧,因为这将会产生二噁英等有害气体。这也是为什么在日本等国家,牛奶盒和外卖盒是需要清洗后再回收。

此外,大家经常能见到物品包装上面写着“可降解”。但其实当这些所谓的“可降解”的物品和其他垃圾混合之后,并不是处在自然降解环境当中,所以它们的降解速度也会大大下降。因此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以分类为前提的可降解都是耍流氓”。

除了目前正在推广的“四分法”垃圾分类方法外,上图这种更加细化和生动的图标被应用到了去年“一个鸡蛋的暴走”现场。

当大家听到“一次大型活动产生的垃圾将是日常垃圾的6倍”时,我们更觉责任重大。大家在会上也学习了零废弃赛事工作原则,希望能在今年的“一个鸡蛋的暴走”中能向着“零废弃”再进一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