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映照下的宛平南路600号,迎来了一场充满温度聚会。2025年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玩出韧性”主题公益活动在此举行。活动以艺术展览、互动体验与专业交流等形式,向社会传递一个核心理念:“玩”不仅是童年的快乐源泉,更是培养儿童心理韧性的重要途径。
冬日暖阳映照下的宛平南路600号,迎来了一场充满温度聚会。2025年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玩出韧性”主题公益活动在此举行。活动以艺术展览、互动体验与专业交流等形式,向社会传递一个核心理念:“玩”不仅是童年的快乐源泉,更是培养儿童心理韧性的重要途径。
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拉开帷幕。
致辞环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宣传科乔颖强调,作为上海市首批儿童友好医院之一,中心始终将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置于重要位置,致力于从院前预防到院后支持的全程友好服务,她表示,“不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玩乐——都是一项重要的权利,更是一种滋养生命的韧性力量。今后,中心会持续通过多元化的科普途径和延续性的关怀体系,为全人群构筑一道坚实的心理健康防线。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志云女士在随后的致辞中,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及所有合作伙伴表达了诚挚谢意。她分享了联劝公益发起“韧性小孩”儿童心理健康关爱项目的初衷,让心理成长成为一场“积极、自主的探索”,是“好玩、可聊、充满力量的事”。她强调,“通过打破传统认知,以创新、有趣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快乐、充满韧性的内心。
活动现场,600号画廊策展人张沁文带领参与者导览了"重返乐园"自由玩乐科普艺术展。活动还设置了“放飞纸飞机”与“我在公园做小孩——自然心理体验活动”,参与者通过纸飞机折叠与放飞等简单游戏,亲身体验到游戏带来的愉悦与释放。而在"憩园"的自然环境中,由活动引导师带领参与者开展游戏疗愈体验。活动丰富的互动环节,带给参与者体验与思考:玩耍游戏不仅是娱乐,更是儿童认识世界、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同时,当作为“大人”的我们卸下角色与负担,重新连接自然与本能,我们如何重新与“内在小孩”并肩,重新发现“玩”所蕴藏的能量。
与此同时,一场主题为“玩出韧性——玩是最好的心理课”的科普沙龙直播在“600号直播间”展开,这是一场来自医疗、公益、艺术三大领域的跨界对话,直播嘉宾们深度探索了“玩”对于心理韧性的作用,大家一直认为,游戏是儿童自然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在自由游戏中培养应对挑战、调节情绪、建立联结的能力。
心理韧性的培养需要持续滋养。每一次自由的玩耍游戏、每一份真心的欢笑,都是构建内心力量的基石。这不仅关乎儿童成长,也是每个成年人终身的课题。“玩”所蕴含的疗愈能量,是每个与压力共存的现代人都可触及的资源。
关于韧性小孩、600号画廊和世界儿童日
联劝公益发起 “韧性小孩” 儿童心理健康关爱项目,通过游戏、运动等体验式手法,助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2025 年 10-12 月,联劝公益联合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在 600 号画廊举办 “重返乐园” 自由玩乐科普艺术展,邀公众在玩中探寻心理健康的密码。
恰逢 11 月 20 日世界儿童日(联合国为儿童设立的纪念日),2025 年联劝公益开展第四届世界儿童日倡导活动,主题为 “玩出韧性”,主张儿童应拥有更多自由玩乐的权利,因为玩是最好的心理课,童年需要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