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习惯,健康一生——联劝“清洁小手”项目培训
2021-03-22 09:42:54
春暖花开时节来临,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携手救助儿童会开展的“清洁小手”项目培训暨“清洁小手”项目团队能力建设工作坊正式拉开帷幕。
小小习惯,健康一生——联劝“清洁小手”项目培训

    春暖花开时节来临,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携手救助儿童会开展的“清洁小手”项目培训暨“清洁小手”项目团队能力建设工作坊正式拉开帷幕。本次项目培训既有与联劝合作多次的老朋友,也有迫不及待与我们交流的新伙伴。


齐心协力,伙伴们一起做好项目

    活泼的破冰活动结束后,联劝公益事业合作部高级经理邓格格和救助儿童会项目官员冯琳向来自全国各地参加此次项目培训的公益伙伴们介绍了清洁小手项目手册的设计思路:Why—为什么要做清洁小手项目、What—什么是清洁小手项目、How——如何执行和管理项目。


    清洁小手项目采用服务、环境、教育、政策四位一体的FRESH模型,遵守卫生习惯、按时按要求清洁小手的儿童是项目直接受益对象,家长和老师是模型中教育教导儿童养成按时洗手习惯的提供者,校长和教育局官员是清洁小手政策的制定者,几个方面齐心协力缺一不可。


    接下来,项目伙伴们从服务、环境、教育和政策维度讨论了清洁小手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需求分析,为项目设计做好准备。联劝公益和公益伙伴们在确定问题后逐渐达成了共识,项目开展活动时要鼓励儿童,教师和社区参与过程中要注意三个原则:可持续性、保护儿童权利和儿童参与、促进性别平等与公平。活动间隙,救助儿童会冯老师还通过洗手舞的方式让伙伴们亲身体会清洁小手项目的重要性。


这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次卫生习惯的培育

    项目伙伴们分为5组,发动奇思妙想演绎4个教孩子们清洁小手的绘本故事:《拇指姑娘》、《好脏的哈利》、《不洗手的战争》、《微生物—看不见的魔术师》,体验以儿童为中心的清洁小手教育活动。

   

    紧接着,联劝公益和项目伙伴们探讨了如何做好项目点教师的支持,以及如何保证项目的持续推进,在清洁小手项目结项后,能够埋下儿童、教育、政府多方主体持续培育儿童良好卫生习惯的种子。

    公益伙伴们结合当地的实际卫生情况表达了各自的想法:首先是和学校及时沟通并明确各个主体应负责的内容边界,规范对肥皂的统一管理;在项目当地找一个中间者,把对卫生习惯的养成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当地教育部门中去;强化儿童的参与感,在一定框架内给儿童做选择,例如挑选洗手池的外观,肥皂的颜色、香味等等。最关键的是要把清洁小手项目不仅看作是一个短期的公益项目,而是要实现项目运行机制的制度化、持续化。

​​​​​​​​​​​​​​


了解项目,更规范地执行

    第二天,清洁小手项目培训专注在如何规范地执行项目,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财务、宣传、反馈等内容。联劝公益事业合作部高级经理邓格格、联劝公益品牌传播部总监曹海燕为在场的公益伙伴详细地分享了清洁小手项目执行规范、品牌管理规范。

    众人拾柴火焰高,清洁小手项目在伙伴们的交流探讨中创造出了更多可能,愿伙伴们能够将培训中获得的经验和灵感传递到所在的项目点,为孩子们卫生习惯的改变贡献一份力量。